
七股鹽山
來源 : 台南旅遊網
七股鹽場過去是台灣最大的曬鹽場,主要供應國內農工業用鹽,隨時代變遷,曬鹽不符經濟效益,七股鹽場遂於2002年5月廢曬,結束台灣338年曬鹽歷史,七股鹽山的休閒遊憩時代隨之開啟。
七股鹽山占地面積廣達一公頃,約六層樓高的皚皚鹽峰聳立於七股,蔚為奇觀。臺鹽公司融合傳統與創新,揉捻鹽業史、文化創意、產業與健康理念,在園區內多元展現鹽業發展:鹽山主峰、鹽如玉展示館、曬鹽體驗區、鹽屋、骨董機械展示區、遊園小火車等獨樹一幟的鹽主題觀光園區,寓教於樂,成為國內、外人士最常指定的知名觀光據點。
七股鹽山獨特的景緻歷來吸引國內、外遊客,香港網路流傳七股鹽山為最佳的拍婚紗景點,吸引有線電視台慕名前來拍攝;日本雜誌「別冊太陽」報導七股鹽山是全台磁場最乾淨的地方,吸引日本旅行團指名到七股鹽山迎接好能量,讓身、心、靈通體舒暢。

南鯤鯓代天府
來源 : 台南旅遊網
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建於北門南鯤鯓沙汕,稱「南鯤鯓廟」;後因南鯤鯓汕淹沒沖毀,於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遷建槺榔山虎峰(現址),稱「南鯤鯓代天府」。有「天下第一府」的美稱,為全台規模最大的廟宇建築之一。奉李、池、吳、朱、范五位王爺,是最古老的五府千歲(王爺信仰)的信仰中心,為本省王爺廟的總廟。其建築由兩座廟所組成:一為代天府,祀奉五府千歲;後為萬善堂,祀奉萬善爺,宏偉壯觀,佔地寬廣,香火之盛,均為全台之冠。為舊臺南縣政府選定的「八景八勝三園」之一;民國102年更榮獲十大殊榮,分別是台灣王爺總廟、國定古蹟、國定民俗、米其林三星旅遊景點、台灣十大廟宇建築、台灣十大廟會、台灣新十二大景點、十大陸客拜訪宗教聖地、分靈廟宇2萬1千餘、年香客7百萬人次,是台17線台南段的重要旅遊景點。

赤嵌樓
來源 : 台南旅遊網
1652年為荷蘭人所建,初稱為「普羅民遮城」,為行政商業中心。建築為三座略為方形的台座相接而成,1886年改建成飛簷紅瓦,有文昌閣、海神廟和蓬壺書院等,自創建之初迄今三百多年來,樓房之增修次數頗多,然其於台南市所扮演之角色,卻一直是十分重要。
現存之赤嵌樓,由南面的庭園、北面之閣樓及西面蓬壺書院所組成,庭園草木扶疏,立有國姓爺受降之雕像,靠閣樓之牆基土,則立有九塊石龜之御碑,其是移自於大南門城邊,為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碑以花崗石所雕,碑首雕雙龍,碑文滿漢各四邊,二者合壁一篇,所有碑是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其為九龍生子之一,生好負重,然由於其貌與龜無異,一般人均稱之為〔龜碑〕。

愛河
來源 : 高雄旅遊網
愛河源於高雄市仁武區八卦寮,流入市區後,將市區一分為二,有建國、七賢、中正、高雄等橋橫跨其間,並在高雄港出海。 愛河最初僅是一條淺溪可供渡船往來,日治時期曾加以疏濬成為運河,並定名為「高雄川」,這是愛河第一次有正式的稱謂,但一般人仍習稱它為「高雄圳」或「高雄運河」。 民國37年在河岸靠中正橋邊,有人開設「愛河遊船所」供人划船遊河,因時有情侶划舟談情說愛,口耳相傳後,才有了全臺獨特的名稱-愛河。 愛河,是高雄市最具文化特色的河流,早年扮演著運輸、交通、遊憩等多功能角色,如今走過歲月、歷盡滄桑的愛河,雖曾飽嘗污染,但疼惜她的高雄人,包括政府和民間企業、藝文人士都挖空心思,逐步恢復愛河風華,已讓愛河步步的重現生機。

駁二特區
來源 : 高雄旅遊網
「駁二」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2001年一群熱心熱血的藝文界人士成立了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催生推動駁二藝術特區作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將駁二規劃成一個獨特的藝術開放空間,提供藝術家及學生一個創作發表的環境,已成為高雄最有人氣的文化景點。駁二藝術特區不定期的舉辦各類藝文活動如高雄設計節、好漢玩字節、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等等,每一個充滿城市創意特質的展演,活力豐沛的在駁二不斷呈現嶄新的概念與樣貌,構築海港城市的魅力文化與生活美學;創意工坊裡,進駐了不同型態的藝術工作團隊,致力讓藝術創作融入生活中,為港都帶來濃厚的藝術氣息,駁二藝術特區所建立的不只是藝術創作與新世代創作實驗傳達藝術的精神,也開啟了高雄一股南方藝術的新潮流。 而過去於港邊載送貨物的西臨港線鐵道,現已成為高雄最熱門的自行車道,貫穿駁二藝術特區,是民眾最佳休閒場域,踩著自行車可以遨遊西臨港線的海景風光,公共空間裡可以發現令人驚喜的藝術作品,映著藍天豔陽,隨處都是拍照的絕佳場景,搭配不同時節精心推出的特色展演,讓民眾每次到訪都能擁有不同驚豔,還可到哈瑪星鐵道園區,見證高雄第一座火車站的風光歲月。

墾丁大街
來源 : 屏東觀光旅遊網
「美食多」是墾丁大街最吸引人的焦點之一。 墾丁大街上專賣吃喝的攤販及店面是多到無法計算,不僅如此,連美食種類都是五花八門,台灣小吃、泰國料理、日式涮鍋、新疆串烤、美式西餐通通吃得到;明明已經飢腸轆轆,卻因為看得眼花撩亂而遲遲無法選擇,好不容易做了決定,還得經過重重人牆的考驗,才得以飽食一頓;但另一種情況是,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手上已經拿著大包小包的美食,開始邊走邊吃了。 「個性商店多」是墾丁大街最吸引人的焦點之二。 墾丁大街各式各樣的商店很多,要如何吸引遊客的目光也是一大學問,因此有些商店便從店面風格下手,特別裝潢的有形有色,讓人一眼就記得。譬如,在大面積的牆面,畫上可愛的卡通圖案;或者以明亮的燈光將店面打造的金碧輝煌;或是以特殊的建材加強招牌的立體感;還有把知名公仔的比例放大,就直接當作招牌吸引客人。逛一趟墾丁大街,會發現這些設計真的饒富趣味。

鵝鑾鼻公園
來源 : 屏東觀光旅遊網
鵝鑾鼻公園佔地大約59公頃,僻處台灣最南端,並是太平洋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為一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置的休憩園區,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 鵝鑾鼻全區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巨礁到處林立,加上長期受到強風與海水的侵蝕,各種岩石景觀多不勝數,非非洞、古洞、幽谷、蠔豬石、擎天石、親吻石等都是園區內著名的礁石奇景,光聽名字,就足夠引人尋思奇岩百態。 沿著規劃完善的人行步道繞行園區,不時能在礁岩間、岩壁上發現處處繁生的林投、黃槿、象牙樹、山豬枷等熱帶植物,而且這些植物可不寂寞,總有鳥蝶相伴,黑點大白斑蝶、黃裳鳳蝶、樹鵲、烏頭翁似乎也把這裡當作家園,鵝鑾鼻公園內豐富的動植物生態也是相當可期。 除了自然生態,鵝鑾鼻公園內的文化遺跡也不少。